「六四」事件后 21名通缉学生今何在?
http://www.dongyangjing.com/bbs_disp.cgi?zno=80403&&kno=001&&no=0013
21名通缉学生今何在?
封从德
1989年「六四」事件后不久,中国公安部全国通缉21名天安门学运领袖,当时他们的命运曾牵动亿万人的心。如今,20年过去,「天安门的孩子」 是否别来无恙?《世界周刊》特约在通缉名单榜上有名的封从德介绍他们的近况:当年天安门广场的战友,人生际遇各不相同,许多人面对逆境,仍能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学业、事业两丰收;不少当年的学运领袖,至今仍不改初衷,坚持追求人权民主自由;也有人皈依耶稣基督,其中两人还当了牧师...。
六四事件后不久,中国公安部在1989年6月13日向全国发布对21名学生的通缉。这份通缉令虽然影响最大,但并非遭通缉学生的全部,更非全部重要的学运骨干。首先,这份名单上的学生都在北京参加学运,并不包括外地学生自治组织的骨干,如上海、天津、南京、广州、成都、西安、长沙等地的学运组织中的骨干分 子,六四前后也受到通缉。其次,还有许多学运骨干被内部通缉,如北京大学学生自治会筹委会副主席常劲就属这类情况,这些学生在学运中起的作用实际很大。最 后,已遭逮捕甚至伤亡的学生自然不在通缉令上,如广场指挥部秘书长郭海峰在六四凌晨已经被捕。
另外,这份21人通缉令描述通 缉对象的特征时,刻意丑化学生形象,如「三角眼」、「地包天」、「高颧骨」、「尖下巴,大耳朵」、「面有小点疙瘩」、「大鼻孔,背微驼」等;有的故意更改 年龄,如说王丹24岁(实际20岁)、封从德22岁(这样就比柴玲小一岁,但实际是23岁),而张伯笠的年龄则被说小了4岁等等。
21名学生通缉令发出后,其中三分之二遭当局追捕入狱及个别自首,三分之一历经千辛万苦成功抵达海外。当年天安门广场的战友,如今人生际遇各不相同。
笔者在撰写此稿时,曾向15位有电子信箱的当事人发出电邮,三易其稿,先后得到马少方、熊焱、王丹、王有才、张伯笠、梁擎暾、常劲、柴玲、郑旭光和王治新的回覆,但还有几位未能取得联系。
下面按照中国公安部通缉令的顺序逐一介绍21名学生情况:
(1)王丹
时为(1989年,下同)北京大学历史系一年级学生。
【近况】2008年6月取得哈佛大学历史及东亚语言博士学位,现为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客座研究员,今年9月后将到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史研究所短期任教。
【简 介】1969年2月26日出生,山东人。王丹在1988年11月继刘刚、邵江主持「民主沙龙」,八九学运期间任北大筹委会常委、北高联常委、绝食团发起 人、广场指挥部常委和首都各界联席会议召集人。6月3日夜间在王军涛「社经所」团队的安排下离开北京市区,7月2日被捕。后被判四年徒刑,1993年3月 提前释放;1995年5月21日以「颠覆政府罪」再次被捕,被判11年;1998年4月赴美「保外就医」;7月入读哈佛大学,2001年6月获东亚系硕士 学位。期间筹建「天安门一代」,发起「互助基金」。2004年「天安门一代」解散后发起成立「青年中国」,并设立「青年中国人权奖」,以表彰国内继续为民 主、自由和人权奋斗的年轻一代。
近年来王丹一直争取回国权利。2008年4月30日,王丹向中国驻纽约领事馆要求发还护照,并计画展开绝食抗议活动,后因四川地震未予实施。
(2)吾尔开希
时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一年级学生
【近况】2008年在台湾开设科技公司,此前与沈彤共同主持「中国民主基金会」。近年来开设博客「吾尔开希的流亡笔记」,发表回忆和大量政治评论。
【简 介】1968年2月17日生于新疆伊宁干部家庭,在北京长大。吾尔开希介入学运较早,初期挺身而出,相当勇敢。1989年4月28日任北高联主席,29日 与王丹等在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召开记者会,开始受到外界关注。6月3日晚听到开枪消息后,在广场广播站要求民众誓死反抗,随即晕倒被救护车送走。
六四后不久逃抵香港并转往法国,后赴美国哈佛大学及三藩市(旧金山)多明尼加学院读国际政治系,同时担任「民阵」副主席。其后逐渐淡出海外民运。1994年与在美国认识的台湾女友赴台结婚,其后定居台湾。曾任电台节目主持人,后投身IT、金融界行业。
(3)刘刚
1987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是21人中唯一已毕业离校的。
【近况】任职美国花旗银行集团公司,最近在香港出版纪实性小说《天安门,路在何方》。
封从德
1989年「六四」事件后不久,中国公安部全国通缉21名天安门学运领袖,当时他们的命运曾牵动亿万人的心。如今,20年过去,「天安门的孩子」 是否别来无恙?《世界周刊》特约在通缉名单榜上有名的封从德介绍他们的近况:当年天安门广场的战友,人生际遇各不相同,许多人面对逆境,仍能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学业、事业两丰收;不少当年的学运领袖,至今仍不改初衷,坚持追求人权民主自由;也有人皈依耶稣基督,其中两人还当了牧师...。
六四事件后不久,中国公安部在1989年6月13日向全国发布对21名学生的通缉。这份通缉令虽然影响最大,但并非遭通缉学生的全部,更非全部重要的学运骨干。首先,这份名单上的学生都在北京参加学运,并不包括外地学生自治组织的骨干,如上海、天津、南京、广州、成都、西安、长沙等地的学运组织中的骨干分 子,六四前后也受到通缉。其次,还有许多学运骨干被内部通缉,如北京大学学生自治会筹委会副主席常劲就属这类情况,这些学生在学运中起的作用实际很大。最 后,已遭逮捕甚至伤亡的学生自然不在通缉令上,如广场指挥部秘书长郭海峰在六四凌晨已经被捕。
另外,这份21人通缉令描述通 缉对象的特征时,刻意丑化学生形象,如「三角眼」、「地包天」、「高颧骨」、「尖下巴,大耳朵」、「面有小点疙瘩」、「大鼻孔,背微驼」等;有的故意更改 年龄,如说王丹24岁(实际20岁)、封从德22岁(这样就比柴玲小一岁,但实际是23岁),而张伯笠的年龄则被说小了4岁等等。
21名学生通缉令发出后,其中三分之二遭当局追捕入狱及个别自首,三分之一历经千辛万苦成功抵达海外。当年天安门广场的战友,如今人生际遇各不相同。
笔者在撰写此稿时,曾向15位有电子信箱的当事人发出电邮,三易其稿,先后得到马少方、熊焱、王丹、王有才、张伯笠、梁擎暾、常劲、柴玲、郑旭光和王治新的回覆,但还有几位未能取得联系。
下面按照中国公安部通缉令的顺序逐一介绍21名学生情况:
(1)王丹
时为(1989年,下同)北京大学历史系一年级学生。
【近况】2008年6月取得哈佛大学历史及东亚语言博士学位,现为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客座研究员,今年9月后将到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史研究所短期任教。
【简 介】1969年2月26日出生,山东人。王丹在1988年11月继刘刚、邵江主持「民主沙龙」,八九学运期间任北大筹委会常委、北高联常委、绝食团发起 人、广场指挥部常委和首都各界联席会议召集人。6月3日夜间在王军涛「社经所」团队的安排下离开北京市区,7月2日被捕。后被判四年徒刑,1993年3月 提前释放;1995年5月21日以「颠覆政府罪」再次被捕,被判11年;1998年4月赴美「保外就医」;7月入读哈佛大学,2001年6月获东亚系硕士 学位。期间筹建「天安门一代」,发起「互助基金」。2004年「天安门一代」解散后发起成立「青年中国」,并设立「青年中国人权奖」,以表彰国内继续为民 主、自由和人权奋斗的年轻一代。
近年来王丹一直争取回国权利。2008年4月30日,王丹向中国驻纽约领事馆要求发还护照,并计画展开绝食抗议活动,后因四川地震未予实施。
(2)吾尔开希
时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一年级学生
【近况】2008年在台湾开设科技公司,此前与沈彤共同主持「中国民主基金会」。近年来开设博客「吾尔开希的流亡笔记」,发表回忆和大量政治评论。
【简 介】1968年2月17日生于新疆伊宁干部家庭,在北京长大。吾尔开希介入学运较早,初期挺身而出,相当勇敢。1989年4月28日任北高联主席,29日 与王丹等在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召开记者会,开始受到外界关注。6月3日晚听到开枪消息后,在广场广播站要求民众誓死反抗,随即晕倒被救护车送走。
六四后不久逃抵香港并转往法国,后赴美国哈佛大学及三藩市(旧金山)多明尼加学院读国际政治系,同时担任「民阵」副主席。其后逐渐淡出海外民运。1994年与在美国认识的台湾女友赴台结婚,其后定居台湾。曾任电台节目主持人,后投身IT、金融界行业。
(3)刘刚
1987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是21人中唯一已毕业离校的。
【近况】任职美国花旗银行集团公司,最近在香港出版纪实性小说《天安门,路在何方》。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