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一月, 2013的博文

和平解体中国――美国高盛在中国的使命 五毛文选

1999 年,高盛集团整顿中国石油工业。 2002 年 12 月,美国任命高盛董事长斯蒂芬・弗里德曼为白宫经济顾问,亨利・保尔森 (Henry Paulson) 接任董事长。 2004 年 1 月,华尔街金融界最新权力榜——高盛董事长亨利・保尔森居榜首。 2006 年 7  月,美国高盛公司前董事长亨利・保尔森宣誓就任美国财政部长。             亨利 保尔森曾说:高盛一直参与中国经济转型并发挥了一定作用, 1997 年,牵头经办中国移动通信首次公开招股活动,是中国第一个民营化案例,也是当时亚洲地区除日本外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民营化项目。尽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该次上市招股却受到了国际投资者的热烈认购。高盛在中国石油的首次公开招股交易中担任主承销商,该项交易是中国国有能源企业进行的首次民营化交易,中国石油目前成为世界级的一体化能源公司。此外,高盛在中国金融机构首次向国际投资者发售股票的中国银行 ( 香港 ) 的民营化交易中担任了主承销商。     就是说:高盛的使命——代表美国政府长期从事私有化中国的工作。     ②整顿中国石油工业的高盛方案来自美国政府 1989 年秘密报告:    1989 年,美国驻苏联大使小杰克・ F ・马特洛克给美国政府的建议中说:“如果能说服苏联政府在能源生产领域改善外国投资环境,那么它就能够吸引国外大量资金,不是作为外援,而是作为投资资本。这对各方面都有好处:苏联会赢来高效的能源生产和不断增加的外汇收入,西方投资可获得丰厚利润,世界会保持更加稳定的能源价格,使所有消费者受益。然而,只要苏联政府继续对石油天然气实行中央控制,上述一切就不会发生。所以,应该劝说苏联政府使其石油天然气从加工到分配由富于竞争力的企业来管理。一开始,他们的性质可能还是国营的,但如果将其改组为合资股份公司,将来就会很容易走上私有化的道路。关键是戈尔巴乔夫是否愿意取消中央集权对经济的控制。”    1980 年代,美国支持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具体要价:要求苏联政府放弃对苏...

转载:美国高盛集团在中国的踪迹 五毛文选

1994 年        高盛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代表处。   高盛成为第一家获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中国 B 股股票的外国投资银行。   高盛对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及最大的产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进行了首次自营资金投资,投资金额为 3,500 万美元。高盛目前持有平安 6.8% 的股份。    1997 年   高盛担任中国移动 40 亿美元首次公开上市的主承销商,这是除日本外亚洲地区最大的民营化项目之一,也是中国电信行业第一个民营化项目。该项目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仍然实现了成功的定价。   高盛担任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价值 7.2 亿美元里程碑式 H 股首次公开上市项目的主承销商,这是中国航空业第一个大型民营化项目。   高盛担任中国财政部价值 5 亿美元全球债券发行的副主承销商。    1998 年   高盛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价值 10 亿美元主权债券发行的主承销商。    1999 年   高盛开始担任广东省政府的财务重组顾问,对粤海企业有限公司进行债务重组。   高盛担任中国移动价值 20 亿美元二次股票发行项目的主承销商。    2000 年   高盛前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亨利・鲍尔森成为北京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首任主席。   高盛担任中国石油 29 亿美元首次公开上市的主承销商。该项目定价期间正值新经济泡沫的顶峰及政治高度敏感的时期,但这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第一个成功的民营化项目。   在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倒闭触发的潜在信贷危机期间,高盛完成了粤海企业有限公司 50 亿美元的债务重组项目。这是中国国企历史上第一个债务重组项目。随后,高盛对粤海投资 2,000 万美元。   高盛担任中国移动创纪录的价值 72 亿美元后续 / 可转债发行项目的联席全球协调人,这是除日本外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股票发行项目。    2001 年高盛在中国又投资了两个项目,一个是收购了中国第三大综合固线电信服务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 ( 中国网通 ) 价值 6,000 万美元的股份,另一个是收购了...

中国富人偏爱美国绿卡09投资移民数翻番 美国之音

越来越多的中国富人加入申请美国绿卡的浪潮。据中国官方媒体公布的数字,申请美国投资移民签证的中国富人的人数在2009年比同期几乎翻了一番。 *投资移民热浪滚滚*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美国留学潮长盛不衰后,2009年中国再现通过投资申请美国绿卡的移民热。 观察人士指出,尽管一些中国官方媒体和左派网站一直没有停止以反美为主调的极端民族主义宣传,但中国各级领导干部纷纷把子女送到美国留学,有的甚至把老婆孩子送到美国自己在中国当"裸官",中国富人通过投资加入移民美国的浪潮说明,不管当局如何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人民用脚对社会制度的优劣投了一票。 *价格不菲 * 中国富人偏爱美国绿卡09投资移民数翻番 不过,并非每个中国人都负担得起到美国投资移民的昂贵费用。中国官方媒体援引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会长齐立新的话说:"只有个人资产超过一千万人民币以上的才承担得起投资移民所需的费用。" 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透露,2009年到美国投资移民的EB-5类签证的中国申报人数已经翻了一番,从去年的500人上升到今年超过一千人。 据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的官员介绍,中国富人申请美国EB-5签证的主要目的是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及获得更多商机。 EB-5类签证是美国移民局专门为投资者设立,通过在美投资,外国公民可以获得绿卡。申请者需要在美国进行某项投资或高失业率的地方中心投入至少五十万美元,才能获得绿卡。 媒体援引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宿景祥的话说,如今国内的媒体上经常能看到各种移民中介的广告,这说明中国社会有这样的需求。这些人,有的是为了孩子的教育,有的是为了去高福利国家养老。 美国国会每年拨出一万个名额,给那些投资美国的外国人绿卡。不过,美国国土安全部2009年3月18号公布的一份文件表明,美国国会给投资美国留下1万个移民配额,但从1994年到2004年的10年中,10万个投资移民名额,美国移民局只签发了6024份,平均每年大约500份。 *中国不差钱* 如果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公布的2009年度有一千多名中国人申请到美国投资移民的数字属实,那么,来自中国的投资移民申请者,将超过其它国家每年平均人数的总和。 用赵本山的话形象地说,就是中国人"不差钱",用邓小平的话...

金融练金术 部分

金融练金术 第一部分 理论 第一章 反身性理论 反均衡 经济理论致力于研究均衡点.均衡概念是非常有用的,它容许我们将注 意力集中于最终的结果而不必考虑形成这一结果的过程.但同时这也是一个 很迷惑人的概念,颇有经验主义的气味.既然经过调整过程可以实现均衡, 则该均衡点必定是以某种形式可观察到的.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现实生活 中几乎看不到均衡——市场价格的灵活易变是尽人皆知的,所观察到的过程 只不过被人为地设定为趋于均衡,可为什么永远也达不到均衡呢 不错,市 场参与者必须顺应市场价格,可他们所顺应的也许是一个不断游移的目标, 这样一来,根本就谈不到什么顺应,而经济学的所谓均衡也只不过是天方夜 谭. 均衡观念是公理系统的产物.经济理论的结构类似于逻辑学或数学,它 建立在某些公设的基础之上,所有的结论都经过逻辑推理以公设为前提推导 而来.均衡的非现实性无损于逻辑结构的有效性,但是,如果将假设的均衡 看成现实的模型就会出现严重的失真,正如应用欧氏几何描述三角形内角之 和不等于180度的空间时将会发生的情形. 公理化方法的最高成就是充分竞争理论.尽管这一理论已经有200年的 历史,但至今未被超越,只是分析的方法做了改进.该理论坚信,在某些特 定条件下,无节制地追求私利将自然地导致资源的最佳分配.每一个公司都 在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的水平上进行生产,并且每一个消费者都购买其边 际"效用"等于市场价格的总商品量,这时就达到了均衡点.分析表明,在 供给和需求任何一方的力量都无法左右市场价格的前提下,均衡点将令所有 参与者的利益达到最大值.正是这条论证充任了19世纪自由放任主义政策的 理论基础,它也是时下"市场魔术"崇拜的理论根据. 让我们考查一下充分竞争理论的主要假设.业经清晰表述的假设包括: 完备的知识;同质而可分的产品,足够数量的参与者以使任何单独的参与者 都无法左右市场价格. 完备知识的假设是令人怀疑的,如果认识的对象中包含有主体的参与, 这种认识就不可能称为知识.我在做学生时就觉得这一假设尤其难以接受, 我毫不怀疑古典经济学家正是在我认为无法接受的含义下使用这个假设的, 因为19世纪的思想家们并未像我们今天这样意识到人类知识的局限性.当认 识问题开始揭示出来以后,这种理论的倡导者们转而使用一个更...

大半中国人的人格仅售十块人民币 转载

大半中国人的人格仅售十块人民币 文 / 严立真     韩寒在《十块钱更实在》中说:“如果百度给每个网民十块钱人民币,说只要下载了百度新开发的屏蔽谷歌搜索的浏览器,并且使用我的不光完全遵守而且超额遵守中国‘法律法规’的搜索引擎作为唯一指定搜索引擎,你们就可以得到这个钱,估计得有一大半人变节。”我赞同韩寒这个观点。   为什么大半中国人的人格这么贱价?   在中国社会中,普通人没法子独立自主地追求尊严和幸福的生活,人与人之间便形成了一种“看”与“被看”,“杀”与“被杀”,的窝里斗劣根性。“看”就是幸灾乐祸旁观别人的倒霉,“被看”就是被别人幸灾乐祸地旁观自己的倒霉,“杀”就是为了一己私利杀别人,“被杀”就是在夺私利中败下阵来被别人杀掉。因为中国人之间既无人权意识又无法制来保障自己的人权,所以只能从生到死在自己的圈子中不断地结党营私与别人的圈子明争暗斗,简明扼要地讲便是中国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被他人侵害,只能经营自己在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网。比如中国人打官司,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求助司法的公正,而是求助自己的人际关系网,找硬后台来替自己打赢官司,因为在中国司法权都操控在关系网中的掌权者手中。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网在社会中的地位愈高,尊严和幸福的指数愈高,相反就会“被尊严”和“被幸福”。在这样一种“被尊严”和“被幸福”的环境中成长的中国人,既无个性又无骨气。因为谁一旦追求平等自由的个性和公平正义的骨气,不仅会被自己的圈子踢出局还会在社会上无容身之地。鲁迅笔下的夏瑜为了追求平等自由和公平正义的人生理想,结果不仅被旁人嘲笑,也被自己的老爹出卖和自己的乡党吃血。   在这种以自我人际关系网在社会中的地位高下来决定自我人生荣辱的非正义社会中,中国人向来是一边看别人被杀头,一边也随时准备好脑袋被别人看杀头。   由此可想而知,一个从小到大都在“被尊严...

在北大校园BBS引起轰动的一篇文章 ( 转载) 看看七星级五毛的水平

在北大校园 BBS 引起轰动的一篇文章(是中国人就要看,不许恶意灌水)     我生长在东北的哈尔滨,虽然从小唱着 " 大刀向鬼子的头砍去…… " ,听着历史老师很愤恨的叫日本人 " 倭寇 " 、 " 鬼子 " ,看着诸如 731 部队之类的报道和展览;但这并不影响我儿时对日本的看法,记得小的时候,同学录上 " 最向往的地方 " 一栏,我填的都是 " 日本 " 。   那个时候觉得日本的动画片很好看,日本的小电器好用,甚至连日本的忍者和剑道高手,都是我心中的偶像。小时候拿着木棍模仿日本人劈剑的经历,我现在都记忆犹新。渐渐的,人也长大了 ,  有机会听到见到更多关于日本的东西,这中间当然有那段不短的历史,有日本国内对中国的看法,有日本经济的强大,和时常能听到的 " 友好邻邦 " 、 " 一衣带水 " 之类的宣传。   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并没有对日本有任何心理上的戒备和敌意;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谄媚的向往。我当然也听到过 " 南京大屠杀 " 、 "731 细菌部队 " 、 " 旅顺大屠杀 " 和数不清的日本人在侵略时的历史;但是,我始终认为,那些已过去了,记着就可以了,干吗要抱着不放哪?两国友好不是很好吗?这些和他们这一代日本人没关系啊……等等如是的想法。    2000 年,我从东北的哈尔滨来到了上海,异乡的生活,给了我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人和事,也让我有机会能够更深的思考一些问题。   刚来上海的时候,有人听到我是来自哈尔滨的,时常会问到: " 你们恨日本吗? " 。那时,我都会以东北人的身份告诉他: " 东北人都恨日本,他们侵略过我们 " ;但是让我说具体我恨他什么?我根本说不出来,因为在那时的我的印象里,我是没有任何情感的累积的,只是出于道义和理所应当的层面上才会说这些。   直到那一天。   那时 2000 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几个好朋友在复旦旁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