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中国――中国党政机关大盘点】1---5

 如果想测试一个人的品格,就给他权力。
  ――林肯

  闲谈机关文化 漫议国家大事


  序 言

  本书试图对当代中国党政机关作全面解析。
  党政机关是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部门、机关和各级人民政府所属的部门、机关以及其他民主党派、社会团体、部分被授有一定行政权力的事业单位的总称(百科名片)。
  党政机关是我国政权组织机构,其功能可概括为,通过政治权力的运作组织社会资源进行社会管理。当代中国是高度集权化的政治治理结构,党政机关是这种治理结构的权力运作中心,其行政权力触及国家的方方面面,触角延伸到社会各行各业,与每一个国民命运福祉密切相连。
  长期以来,中国党政机关对于广大民众来说,是个神秘的地方。由于透明度不高,难免让社会产生不少误解和妄说。作者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杂谈的方式,通过客观描述,辅以大量真实案例,对党政机关的组成形式、运作机制、权力配置、日常管理、明暗规则、心理文化、人情世故等进行了分类介绍并展开解剖分析。作者有位卑不忘忧国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
  本书创作初衷是想为"国考"大军提供一份党政机关从政指南,在写作过程中笔头逐步深化,渐次涉及到我国政权组织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种豆得瓜,或可为千呼万唤的政体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迪。
  作者三点说明:
  1、本书虽然以杂谈体裁而非政论文体,但恪守客观真实性和论述严密性,文中引用的公开案例均注明出处,所有论据均有案可稽,行文、用词、用语及标点符号的力求规范。
  2、文中列举的大量现实事例,虽非真人真事,绝无凭空杜撰。作者采用了鲁迅"杂取种种人"的典型化手法,有意张冠李戴,南辕北辙。一则是保护个人隐私,二则防止有人"对号入座"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因此,如有雷同,实属巧合,作者不负侵权责任。
  3、本书涉及内容较多,均为一事成篇。论事信马由缰,难免挂一漏万。议论不揣浅陋,实属一家之言。若有不妥之处,敬请诸位看客指正,竭诚欢迎有识之士共同探讨。
  作者声明:
  本书为原创作品,文责自负。若要转载引用,请务必注明"《权力中国》?作者:星一光?天涯论坛"。如有不注明而转载引用者,必将诉诸法律。请自觉履行义务,多谢合作。
  作者致谢:
  凡经本作品引用的案例、文章、书籍、影视资料等,在此一并向作者和版权所有者表示谢忱!
  连载预告:
  帖子每2―3天续载新篇目。预告目录根据情况可能作顺序调整和篇名修改,以发帖为准。

  目 录

  第01篇:哪些人是公务员
  第02篇:体制内优越性
  第03篇:官职的称谓
  第04篇:上班与加班
  第05篇:人为的忙碌
  第06篇:文山会海
  第07篇:办会的技术含量
  第08篇:笔杆子是个苦差事
  第09篇:公文之弊
  第10篇:幕僚不好当
  第11篇:平衡木上跳舞
  第12篇:机关百相
  第13篇:是非恩怨
  第14篇:扮拙和中庸
  第15篇:斗智不斗勇
  第16篇:不比学历比悟性
  第17篇:尊敬与效忠
  第18篇:机关里的"捧"与"宠"
  第19篇:人身依附
  第20篇:拉大旗作虎皮
  第21篇:圈子与掮客
  第22篇:"黄埔"同学
  第23篇:官大一级压死人?
  第24篇:民主与集中
  第25篇:副职的苦恼
  第26篇:仕途之路
  第27篇:看不见的手
  第28篇:春风得意马蹄疾
  第29篇:有人欢喜有人忧
  第30篇:人算不如天算
  第31篇:领导班子年轻化
  第32篇:公选与"空降"
  第33篇:冷板凳的滋味
  第34篇:领导能力
  第35篇:糟糕的上司
  第36篇:小吏弄权
  第37篇:领导的"显摆癖"
  第38篇:双重人格
  第39篇:都想做"好人"
  第40篇:雷语雷事
  第41篇:花拳绣腿
  第42篇:实用主义猖獗
  第43篇:不接地气
  第44篇:机关不差钱
  第45篇:靠山吃山
  第46篇:舌尖上的腐败
  第47篇:哪些干部容易腐败
  第48篇:逼出来的腐败?
  第49篇:厨子一身油
  第50篇:腐败种种
  第51篇:"性贿赂"罪与非
  第52篇:惩腐之路
  第53篇:职业革命家
  第54篇:权贵阶层
  第55篇:接香续火
  第56篇:退隐悲情
  第57篇:用人乱象
  第58篇:刀刃削了刀手柄
  第59篇:只加油不挂档
  第60篇:土政策机制
  第61篇:妥协式改革
  第62篇:政府的坐标
  ……

【权力中国――中国党政机关大盘点】长篇连载之一


  第一篇:哪些人是公务员

  有个姑娘天生丽质,心高气傲,找对象很挑剔,声言非机关公务员不嫁。亲戚朋友托人在党政机关介绍了一个又一个,总算找到一个他看得上的小伙子。几个月谈下来,两人还算合拍,家人就筹划着给她办婚事。姑娘不放心,又托人打听小伙子在机关表现。受托人了解后回复她,单位人说,小伙子人品、修养都不错,领导满意,同事喜欢。只有一条,他虽在机关工作,但占的是事业编制,不是公务员身份。姑娘一听不是公务员,不干了,非要与小伙子"掰"。小伙子慌了神,托中间人说了又说,最后搬出单位领导出面做工作,才稳住了姑娘的心,两人最终步入婚姻殿堂。
  公务员都包括那几类人呢?
  一、八个大类和"参公"。
  在公务员制度实施以前,我国的政权组织是按行政、事业、企业三大序列划分,而且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公务员制度是对西方政权组织形式的借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这里有三个要素,一是从事国家公务,二要有行政编制,三由国家财政供养。我国于2007年实施公务员制度,目前纳入公务员制度的有八个大类,分别是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检察、司法、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民主党派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八大类中,只有政府、人大、检察、司法是西方意义上的公务员,其余的党委、政协、人团群团、民主党派四大类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俗称"参公"单位。所谓"参公",就是除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有专门规定的外,都要按照公务员法及各项配套政策法规执行,因此,也是实际意义上的公务员。
  政府是我国国家机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分为国务院、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县(区)、乡镇(街道办事处)五级,各级政府还设置了各种职能部门,是我国公务员体系中职能最复杂、机构设置最多、工作人员最多、规模最大的机关。人大指人大常务委员会,相当于国外议会。检察与司法与国外类同。
  "参公"单位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机构。其中党委是仅次于政府的第二大系列,分为纪委、组织、宣传、统战、政法、党委办公厅(室)等部门。从中央到地方,凡是有政府机构的,就有一套党委机构,分别是中共中央、省委、市委、县(区)委、乡镇党委(街道办事处党工委)。这一点与西方国家大不相同,西方国家的政党是靠选举执政,其经费来源是党员党费、个人和团体捐赠、政党经营收入、银行贷款、以及少量政府补贴。中共是执政党,在国家管理的各个层面都处于领导地位,理所当然由国家财政供养。民间流传有这样的说法,我国政权组织的"四大班子","党委是挥手的,政府是动手的,人大是举手的,政协是拍手的。"由此可见党委的核心地位。
  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是个比较复杂和琐碎的系列。包括我国的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残联、社科联、工商联、作家协会、红十字会、黄埔军校同学会、宋庆龄基金会等20个团体,国家专门下发文件,参照公务员管理。这都是官方机构,多数赋予了相应的行政权力。此外,还有一些行业协会、学术团体、基金会等,无行政职能,如戏剧家协会、老年人协会、残废人协会等,没列入"参公",属事业单位,也要国家养着,不过就不算公务员了。
  至于何为人民团体,何为群众团体,何为社会团体,是本谁也厘不清的糊涂账。需要指出的是,有人将这类机构归属政协,说是政协下属单位,大错特错了。它们各有归口,有的归属党委,有的归属政府,也有归属人大政协的,可谓"多姿多彩"。
  政协与民主党派,前者是"四大班子"之一,原本就是吃"皇粮"的行政机关,自然要"参公"。后者主要是民主党派的主委、副主委、秘书长、执行干事等个别工作人员,不是所有民主党派党员都"参公"。
  除上述八个大类纳入公务员范围外,有些事业单位也纳入公务员管理。所谓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在公务员制度"过渡"期,我国将事业单位分流为三类,第一类是自身有行政职能的,如城管局、房产局,原属事业单位,直接过渡为公务员;第二类是没有行政职能,如学校、医院这些纯事业属性的,仍保持其事业单位性质,分别有"全额拨款"、"财政补贴"、"自收自支"三种经费来源模式;第三类是具有企业属性的,像影剧院、新华书店等,推向市场改制为企业。
  二、"混岗"与"帮忙"。
  由于我国各类机构林立,干部队伍庞大,在机关工作的人是不是公务员(包括"参公"),情况比较复杂,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回到开篇所讲的故事,行政机关中有个别岗位是事业编制,或者个别人占用的是事业编制,尽管也和公务员在同一个单位做同样的工作,却不在公务员编制之列,这叫作"混岗"。"混岗"的事业编制在工资待遇上与公务员是有差别的。不过,"混岗"的同志也不用太烦恼,只要你努力,一旦被提拔为领导干部,比如在县一级提拔为副科级,在市一级提拔为副县级,这种差别就自然而然抹平了。难怪机关人做官的欲望那么强烈,当官的优越性体现在方方面面。
  但是,假如你从公务员单位提拔或调整到事业单位任职,你原有的公务员身份就失掉了,变为了事业编制,这叫"以岗定编"。事业单位与公务员属不同的工资系列,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在职时也许比同级别公务员工资还高,但退休后工资和福利待遇就不如公务员优越了。因此,行政单位里有些年龄偏大的中层干部,宁可不提拔也不愿到事业单位当领导,担心做不了几年官,最后按事业编制退休回家。有的人即使去赴任,也长期不转工资关系,仍然在原单位拿处长、科长的工资,保持公务员身份以备退休享用。
  说起来可能有人不相信,目前在党政机关里,包括一些大机关里,还有个别什么身份也没有的临时工。有的人已经干了七八个年头了,却仍然没有任何"名分"――没有编制,没有职务,甚至没有工资。不少机关对临时工都是每月发几百元的报酬,这个钱不是来自财政,只能从单位自有资金或者预算外资金里支付。
  笔者认识一个年轻人,已经在党委某机关工作三年多了,人很勤快,也很有能力,工作已是轻车熟路。我一直以为他是正式编制的科员。打了两年的交道,后来才得知他什么也不是,不过是在机关临时"帮忙"的,三年多来一分钱工资也没拿过。那么,他为什么不拿钱还要在机关耗青春?唯一的答案是,他想通过长期在机关帮忙找机会。找什么机会?当然是进机关的机会。在中国党政群机关发展史上,许多人就是通过这种看似不正规的途径,由编外进入编内的,有不少人后来还成为相当级别的领导干部。比如有些从工厂调到机关给领导开车的司机、打字员、电工等,后来转了干,提了官,个别人甚至进步到政府秘书长的高位。"帮忙"帮进机关的机会有两种,一是随批进入。这期间如果单位要进新人,他就可以随批量进入。二是单独解决。因为在单位工作时间长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人是感情动物嘛,时间长了,多少会感动单位领导的。再说了,只要进了衙门,就有机会经常接触领导,可以做许多工作以外的"幕后工作"。领导也是人,有多少是铁石心肠?他要想解决你的问题,你就摇身一变,堂而皇之地从一个普通老百姓成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了。当然,高层机关的领导权力大,事情更好办些。如果你长期在一个基层单位帮忙,基层单位领导权力有限,决定不了你的命运,希望就小多了。

【权力中国――中国党政机关大盘点】长篇连载之一


  第一篇:哪些人是公务员

  有个姑娘天生丽质,心高气傲,找对象很挑剔,声言非机关公务员不嫁。亲戚朋友托人在党政机关介绍了一个又一个,总算找到一个他看得上的小伙子。几个月谈下来,两人还算合拍,家人就筹划着给她办婚事。姑娘不放心,又托人打听小伙子在机关表现。受托人了解后回复她,单位人说,小伙子人品、修养都不错,领导满意,同事喜欢。只有一条,他虽在机关工作,但占的是事业编制,不是公务员身份。姑娘一听不是公务员,不干了,非要与小伙子"掰"。小伙子慌了神,托中间人说了又说,最后搬出单位领导出面做工作,才稳住了姑娘的心,两人最终步入婚姻殿堂。
  公务员都包括那几类人呢?
  一、八个大类和"参公"。
  在公务员制度实施以前,我国的政权组织是按行政、事业、企业三大序列划分,而且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公务员制度是对西方政权组织形式的借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这里有三个要素,一是从事国家公务,二要有行政编制,三由国家财政供养。我国于2007年实施公务员制度,目前纳入公务员制度的有八个大类,分别是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检察、司法、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民主党派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八大类中,只有政府、人大、检察、司法是西方意义上的公务员,其余的党委、政协、人团群团、民主党派四大类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俗称"参公"单位。所谓"参公",就是除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有专门规定的外,都要按照公务员法及各项配套政策法规执行,因此,也是实际意义上的公务员。
  政府是我国国家机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分为国务院、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县(区)、乡镇(街道办事处)五级,各级政府还设置了各种职能部门,是我国公务员体系中职能最复杂、机构设置最多、工作人员最多、规模最大的机关。人大指人大常务委员会,相当于国外议会。检察与司法与国外类同。
  "参公"单位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机构。其中党委是仅次于政府的第二大系列,分为纪委、组织、宣传、统战、政法、党委办公厅(室)等部门。从中央到地方,凡是有政府机构的,就有一套党委机构,分别是中共中央、省委、市委、县(区)委、乡镇党委(街道办事处党工委)。这一点与西方国家大不相同,西方国家的政党是靠选举执政,其经费来源是党员党费、个人和团体捐赠、政党经营收入、银行贷款、以及少量政府补贴。中共是执政党,在国家管理的各个层面都处于领导地位,理所当然由国家财政供养。民间流传有这样的说法,我国政权组织的"四大班子","党委是挥手的,政府是动手的,人大是举手的,政协是拍手的。"由此可见党委的核心地位。
  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是个比较复杂和琐碎的系列。包括我国的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残联、社科联、工商联、作家协会、红十字会、黄埔军校同学会、宋庆龄基金会等20个团体,国家专门下发文件,参照公务员管理。这都是官方机构,多数赋予了相应的行政权力。此外,还有一些行业协会、学术团体、基金会等,无行政职能,如戏剧家协会、老年人协会、残废人协会等,没列入"参公",属事业单位,也要国家养着,不过就不算公务员了。
  至于何为人民团体,何为群众团体,何为社会团体,是本谁也厘不清的糊涂账。需要指出的是,有人将这类机构归属政协,说是政协下属单位,大错特错了。它们各有归口,有的归属党委,有的归属政府,也有归属人大政协的,可谓"多姿多彩"。
  政协与民主党派,前者是"四大班子"之一,原本就是吃"皇粮"的行政机关,自然要"参公"。后者主要是民主党派的主委、副主委、秘书长、执行干事等个别工作人员,不是所有民主党派党员都"参公"。
  除上述八个大类纳入公务员范围外,有些事业单位也纳入公务员管理。所谓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在公务员制度"过渡"期,我国将事业单位分流为三类,第一类是自身有行政职能的,如城管局、房产局,原属事业单位,直接过渡为公务员;第二类是没有行政职能,如学校、医院这些纯事业属性的,仍保持其事业单位性质,分别有"全额拨款"、"财政补贴"、"自收自支"三种经费来源模式;第三类是具有企业属性的,像影剧院、新华书店等,推向市场改制为企业。
  二、"混岗"与"帮忙"。
  由于我国各类机构林立,干部队伍庞大,在机关工作的人是不是公务员(包括"参公"),情况比较复杂,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回到开篇所讲的故事,行政机关中有个别岗位是事业编制,或者个别人占用的是事业编制,尽管也和公务员在同一个单位做同样的工作,却不在公务员编制之列,这叫作"混岗"。"混岗"的事业编制在工资待遇上与公务员是有差别的。不过,"混岗"的同志也不用太烦恼,只要你努力,一旦被提拔为领导干部,比如在县一级提拔为副科级,在市一级提拔为副县级,这种差别就自然而然抹平了。难怪机关人做官的欲望那么强烈,当官的优越性体现在方方面面。
  但是,假如你从公务员单位提拔或调整到事业单位任职,你原有的公务员身份就失掉了,变为了事业编制,这叫"以岗定编"。事业单位与公务员属不同的工资系列,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在职时也许比同级别公务员工资还高,但退休后工资和福利待遇就不如公务员优越了。因此,行政单位里有些年龄偏大的中层干部,宁可不提拔也不愿到事业单位当领导,担心做不了几年官,最后按事业编制退休回家。有的人即使去赴任,也长期不转工资关系,仍然在原单位拿处长、科长的工资,保持公务员身份以备退休享用。
  说起来可能有人不相信,目前在党政机关里,包括一些大机关里,还有个别什么身份也没有的临时工。有的人已经干了七八个年头了,却仍然没有任何"名分"――没有编制,没有职务,甚至没有工资。不少机关对临时工都是每月发几百元的报酬,这个钱不是来自财政,只能从单位自有资金或者预算外资金里支付。
  笔者认识一个年轻人,已经在党委某机关工作三年多了,人很勤快,也很有能力,工作已是轻车熟路。我一直以为他是正式编制的科员。打了两年的交道,后来才得知他什么也不是,不过是在机关临时"帮忙"的,三年多来一分钱工资也没拿过。那么,他为什么不拿钱还要在机关耗青春?唯一的答案是,他想通过长期在机关帮忙找机会。找什么机会?当然是进机关的机会。在中国党政群机关发展史上,许多人就是通过这种看似不正规的途径,由编外进入编内的,有不少人后来还成为相当级别的领导干部。比如有些从工厂调到机关给领导开车的司机、打字员、电工等,后来转了干,提了官,个别人甚至进步到政府秘书长的高位。"帮忙"帮进机关的机会有两种,一是随批进入。这期间如果单位要进新人,他就可以随批量进入。二是单独解决。因为在单位工作时间长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人是感情动物嘛,时间长了,多少会感动单位领导的。再说了,只要进了衙门,就有机会经常接触领导,可以做许多工作以外的"幕后工作"。领导也是人,有多少是铁石心肠?他要想解决你的问题,你就摇身一变,堂而皇之地从一个普通老百姓成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了。当然,高层机关的领导权力大,事情更好办些。如果你长期在一个基层单位帮忙,基层单位领导权力有限,决定不了你的命运,希望就小多了。

 第二篇:体制内优越性

  许多年轻人汲汲于求的党政机关里,倒底有多少好处呢?笔者总结了一下,大致有如下可爱之处。
  一是工作环境优雅。坐办公室,唱热茶水,无风吹日晒之虞,无蓬头垢面之相。男人可西装革履,女人可光鲜亮丽。去年夏季社会上流行起超短裙,有一些机关年轻女公务员竟也穿上色彩艳丽的超短裙,花枝招展,害得男士们不敢正眼看她们。
  这些年,党政机关办公楼一座座崛起,越建越大,越建越豪华。电梯,空调,保洁员,茶水间,洗理中心,阅览中心,餐厅超市,运动场所等一应俱全,仿佛一个小社会。楼内清洁公司24小时保洁,楼外香花异草金鱼翠竹。为此,个别地方的头头还因此翻了船,毁了自个儿的大好前程。
  2011年4月《国际先驱导报》报道,当年3月底有网友发起"随手拍地方政府办公大楼"的活动,数座大楼照片被曝光,其堂皇程度着实令人瞠目。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委、县政府"占用182亩耕地兴建超豪华办公大楼",办公楼建筑面积达43600平米,且装修豪华,建筑面积相当于8.5个美国白宫。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七拱镇政府新建办公大楼,一个镇政府办公楼占地5000平方米,总投资600多万元,虽处偏远山区,但建筑气势恢弘,颇似美国白宫。
  有些机关大厦奢华气派,简直就是用金子堆出来的。2012年12月新华网报道,济南市政府的办公楼一夜间暴得大名。吸引人们眼球的地方在于这座名为龙奥大厦的政府大楼,被网上盛传是"全世界仅次于五角大楼的第二大单体建筑,建筑面积达37万平米,有40余部电梯,内部装饰豪华,造价高达40亿元"。
  二是工资收入稳定。公务员工资套改后,各地公务员薪金已接近中等收入水平。当然,基层和职级较低的公务员收入并不高,他们若与生意场上的老板们相比,肯定有些清贫寒酸。但在一职难求的大背景下,这是份旱涝保收的稳定职业。除工资外,还会有些福利。尽管公务员制度实施后,党政机关取消了一切福利,甚至连加班费、值班费也明令禁止,还多次封杀各单位"小金库",所有收入和开支由各级财政统一支付。但不少单位还在偷偷摸摸地"走老路",变着法给干部职工搞点福利。如果单位有条件,还可以搞一些"创收",补贴一下货币贬值带来的损失。
  "创收"的能量与单位掌握的权力和资源有很大关系,高层机关与基层机关,权力部门与非权力部门,差距是相当大的。
  2006年国家审计署抽查26个部门所属的138个单位的收费情况发现,有5个部门将享有的收费权转移、分散到下级单位,涉及收费4.84亿元,仅2005年和2006年,这些单位就因此受益1.15亿元;有12个部门所属或管理的28个单位依托部门权力、影响及公共资源等收取费用,涉及45个收费项目,仅2006年收费就达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8%。调查表明,收费已成为一些部门所属单位最为重要的资金来源,有的甚至依靠收费生存,有些单位收费资金管理比较混乱。
  时任审计署审计长的李金华,在2008年全国政协小组讨论会上说,"有一个中央政府部门,下属单位就有100多个,既有儿子部门、孙子部门,还有重孙子、重重孙子部门,三五个人就成立个部门,挂个牌就收费。"(据《中国青年报》)
  当然,上面资料有点陈旧,这里引用《华媒财经》2012年6月一篇报道:
  "为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012年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连续第四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调控目标看,将重点维系中小企业稳定和发展,财政支出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倾斜。
  "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证财政收入不至于下降太多,在非税收入上挖掘潜力,开始'乱收费'。
  "据了解,非税收入的主要形式是'收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彩票公益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罚没收入、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结构性减税实施致财政收入减少,地方政府为创收乱收费》)
  除创收外,还有一项让国人长期非议的大福利,就是公务员没有参加养老保险改革,完全是财政代偿。不用个人交纳养老金,却能享受社会养老,这是其它行业无法比拟的特权。
  三是人际关系上乘。听说如今的家长拼着老命要让孩子上名校,除了考虑名校在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方面强劲优势外,其中还有个因素,就是给孩子一个交友的良好环境。在好学校里,儿女可以交到家庭背景好的同学,将来走上社会,这是笔无形财富。而在党政机关工作,就是天下最好的交友环境。古人云"宰相门里七品官",机关里不但可以接触各级头头脑脑,就是一般的工作人员,也非大街上引车卖浆者流能比,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在机关工作时间长了,与各部门交往中认识了不少人,办起事来就可以左右逢源,顺风顺水,这也是一大优势。某省委党校组织专家学者到一个市开展税源调研,领队者见陪同他们调研的是位政府科长,担心下去后有的单位不欢迎、不热情。这位科长说,放心吧领导,你们要去的这9个单位,都有我的弟兄,我带你们去了,他们非但不敢怠慢,还得给我们安排得好吃好喝。
 四是前程有奔头。进入机关就是进了官场,最大的目标就是熬个一官半职,不但光宗耀祖,人前人后很有面子,而且身受其利并惠及家人。这样说似乎有些损人,在机关里这叫追求上进,追求上进有什么不好呀?不是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吗?再说了,一个辛勤劳作的农夫与一个干事创业的县委书记,两人一年所创造的价值可以同日而语吗?有才华有能力又为人正派的同志当领导越大越好。所以说,"不想当领导的干部不是好干部",也是无可非议的。
  五是无失业之虞。目前的公务员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正常的辞职辞退机制。虽然《公务员法》第十三章规定了五种情况下对公务员予以辞退,包括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但在中国这个人情味很浓的国度里,办这个事很棘手。毕竟大家都在一个灶里吃饭,不是双方闹翻了脸,谁好意思辞退下属和同僚呢?
  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就说过,干部要实行能上能下。30多年过去,也没见那个官员上去后又下来的,除非他手里不干净又东窗事发。所以,一旦进了机关门,大可不必担心像在企业里,老板哪天看你不顺眼了让你卷铺盖走人,完全不必有下岗、失业之虞,政府早就把你的养老金准备妥当,只要你不违纪违法,就是混不出个人样来,机关也会为你养老送终。
  当然,多数公职人员是勤勤恳恳、尽心尽职工作。不过,机关上班迟到早退是几乎成为常态,请几天假不上班也没人扣你一分钱工资。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大部分机关单位,都有个别人拿着全额工资,却长期不上班,而且工资福利一分钱不能少。这些人中,有的是身体有病回家疗养的,有的是与领导闹别扭赌气不上班的,还有的是整天在外面跑个人生意没时间上班的。有位省委书记对这种现象曾经愤懑不平,他在一次讲话中批评道:"现在的公务员工资不低,待遇优厚,有些人却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一年到头做不了几件事!"
  机关里迟到早退现象由来已久,还曾记得,80年代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曾经守候在中直机关大门口,现场报道早上8点钟工作人员迟到的现象。30年过去了,情况未有改观,看来这是个很难医治的痼疾。
  有了上述五大优越,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大学毕业生千军万马挤这座独木桥了。
  梅德韦杰夫在任俄罗斯总统时曾说:公务员受欢迎程度就是腐败水平。去年发生的一件事,让人们对这句话有了新的诠释。山西青年马啸大学毕业后,拒绝"官爸"安排的工作选择北漂,在北京做了5年编辑,终于等到晋升机会,却被副社长推荐的关系户挤掉。心灰意冷的他回到山西,在父亲的庇护下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法院系统,再次用关系挤掉了别的竞争者。(《中国周刊》2012年11月19日)
  社会上又少了个发奋者,多了一个"拼爹"的。
  这让人说什么好呢?
  有学者就此撰文,指出当前公务员热反映了社会价值观异变:
  "公务员成为众多青年求职时的首选,并被社会普遍认为是最具幸福感的职业,充分说明当前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出现了问题。如今的年轻人纷纷想方设法进入"体制内",但他们的动机不是为了提升社会管理和政务处理的水平,而仅仅只是谋求一个'特权化生存'的机会,无疑向全社会传递出了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中国青年报2012年11月21日汤嘉琛《谁都可能是"拼爹游戏"的失败者》)
  话又说回来了,众多青年大学生竞相选择党政机关,势必有利于改善党政机关的知识结构、人文环境和官场文化。 (《权力中国》?作者:星一光?天涯论坛)
  迟到早退是党政机关普遍现象,但同时机关干部们也经常加班加点工作,而且完全是义务性的,不像企业有加班工资。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状况?
  请看第三篇:上班与加班

 第三篇:上班与加班

  冬季里一天下午,近3点时分,在机关的电梯里,两个相互熟识的干部相遇,甲对乙调侃道:老弟,几点了,才来上班。乙也不含糊,说是呀,迟到了――不过早到办公室的人,也干不了什么事,还要多喝公家的开水呢。甲被逗笑了,说老弟你讲得不错,早来上班多浪费公家开水,还浪费公家的电呢。二人风趣的对话,让电梯里的其他同僚哑然失笑。
  网上有篇《机关上班纪律何以难管》文章,摘录一段:
  "笔者曾在不同机关工作多年,对一些机关上班纪律管理松散,亲身经历,有着切肤体会。笔者也曾经在私企为私营企业主服务过,对私企工人的上班纪律同样亲身经历,体会深刻。总体而言,笔者感觉机关干部上班纪律和私企工人上班纪律管理简直是"两重天"。某些机关干部上班迟到早退,上班期间外出办私事,上班在办公室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炒股等,极个别甚至在上班期间打麻将、斗地主,进出娱乐场所,等等,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而且自笔者参加工作以来十余年,此类现象从未绝迹。而在私企打工的工人,想在上班期间作风如此疲沓,想都不敢想。私企上班工人其工资利益、去留升迁直接与上班纪律挂钩,管理极为严格,稍不留神,就可能被扣发微薄的工资,情节严重点,就可能让你'卷铺盖走人'。个别私企甚至出现了工人上班期间不准上厕所的非人性化苛刻管理。由此可见,某些机关干部和私企工人,同样作为共和国的劳动者,但在纪律管理上,简直是'两重天',不可相提并论。"
  文中所说的上班在办公室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影、炒股甚至打麻将、斗地主,工作时间进出娱乐场所的现象确实存在,有些地方还比较普遍,严重程度到了政府不得不重点整治的地步。媒体报道,2010年2月22日,温州市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地毯式"的明察暗访活动,严肃整顿慵懒飘浮等机关作风不良习气,向机关作风"亮剑"!在明察暗访中,有55人被查处。为制止这些不良风气,许多地方政府出台了《关于禁止上班时间上网炒股、打游戏、看电影等不良行为的通知》。
  机关作息时间是有明确规定的,上午8点至12点,下午夏季是3点至6点半,冬季2点至5点半。一天工作时间是7个半小时。不过,机关人从来不把作息时间当回事,较少有人严格按作息时间规定,按部就班来做工。早上8点准时到机关的只是个别人,一是机关通信员,二是领导秘书,三是单位办公室有关人员。他们要提前赶到,为领导办公室清理打扫,收发文件报纸,处理日常杂务。其他人8点半之前到位,都算是正常的。工作时间外出办私事也是见怪不怪。不严格按照作息时间上下班,已经成为机关常态,司空见惯。
  不遵守作息时间当然是不对的,这是干部作风不良的表现之一,是机关一大顽症,也是机关经常整顿的内容之一。不少地方在开展机关作风集中整顿活动中,把机关干部上下班纪律作为重点内容来抓,派专人在各局委门口设置监督岗,对迟到者用摄像机录像,并登记单位、姓名、职务。前几次督察记录采用内部通报的形式,对上班迟到者进行曝光。再后来,竟把迟到者的单位和姓名在地方党报上公布。
  被公布的名单中有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考进机关工作才一年多,认为这种做法过分,侵犯了个人权利。靠着刚出学校大门那股闯劲,他拟好了起诉状,把当地"作风整顿办公室"和地方党报一并告到法院。起诉理由是:上班迟到仅是执行机关规章制度的问题,进行内部批评已经足够。既使问题严重,也要按《公务员法》来处理,而翻遍洋洋洒洒一万余字的《公务员法》,根本找不到上班迟到要受惩戒的任何条文。现在有关部门竟在公开媒体上向全社会公布,侵害了公民名誉权,要求两被告在当地媒体上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抚慰金若干元。
  事情发生后,当地领导重视起来,批评承办人行事鲁莽,不知以法行政,要求相关部门冷处理,尽量减少负面影响。相关部门责成起诉人所在单位领导,代表组织向起诉人当面道歉。法院也未予受理,更没有哪个单位在媒体上刊登致歉函什么的。告状的那位年轻公务员,因为还要在机关混下去,见好就收,此事便不了了之。
  各单位领导对工作人员迟到早退也很头痛,想过许多治理办法。最常见的是采取上班签到制度,设计了签到表,每个工作日委派一名同志值勤,按时到的同志打勾,迟到的打叉,请假的画三角,旷工的画圈等等。但这一制度总是坚持不了太长时间便无疾而终,终止的原因却是五花八门。
  比如有人正点来到机关,有下级单位的同志等在门口取文件,他就先忙着做登记、发文件,忙完了再去签到,晚了几分钟,值勤人员已经在他的名子下面画了叉,两人为此争辩起来。
  再如有人头天晚上加班赶写材料,第二天上午来晚了,见值勤人员给自己记了迟到,又得一番理论。有一科长,晚上接到领导电话,通知他次日上午直接去某部门办事。次日下午回到单位,发现签到表上给自己标注上午旷工。本来该科长与当班的人心里就有些疙瘩,见此情景气不打一处来,上去几句话两人就吵翻了天。这位科长在气头上,一把夺过签到表撕成八瓣。
  由于签到经常发生误会和冲突,到后来人人不愿当那个值勤员。领导也觉得因为签到问题伤和气、闹纠纷,破坏同志之间团结,不值得,签到的事就慢慢流产了。
  还有些单位实行过上班打卡、迟到交罚金等措施,但机关毕竟不是企业,效果并不怎么好,也未能坚持下来。由此看来,确实是有些无奈。

 究其背后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下列三个方面:
  一是由机关工作性质造成的。机关不同于厂矿企业,除个别机关的岗位需要坐岗以外(如对外设置的服务窗口),大部分工作机动性比较大。机关每个岗位,不像工厂里的作业流水线,不需要也没必要时刻坐岗。除内勤等少数职位外,许多岗位要与外界打交道,比如参加会议和活动,取文件、报材料,与兄弟单位业务联系和工作协调。就拿单位里会计来说,看似坐岗的职位,实则经常要去财政、银行、劳动、税务等部门办理各种手续。处于大量对外交往的事务之中,落实作息制度确实有难度。
  二是目前机构臃肿导致人浮于事,这也是个老大难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为了解决党政机关机构臃肿,中央先后动过几次大手术,如精简机构、党政分开、小政府大社会、定编定员、大部委制等等。但由于重部署,轻落实,监管处罚跟不上,执行力不强,每次都是无功而返,不仅仅是死灰复燃,且一次比一次反弹汹涌,膨胀猛烈,机构日益庞大,人丁更加兴旺。这情形好有一比,如同胖女人节食减肥,前两天少吃了几口饭,今日便拼命吃,越减越肥。
  部门利益作祟阻挠,是机构精简不动的重要原因。有些地方领导,上午还在主席台上,认认真真地传达中央关于禁止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的红头文件,下午就公示了一批超职数提拔的领导名单。时下许多地方和单位都存在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的现象,媒体也进行了多次披露,对这些公开的违规违纪行为,竟然无人去认真查处和追究,岂非咄咄怪事。尤其是最近三、四年间,随着社会转型的需要,党委政府增设了不少新机构、新部门、新单位,到处招兵买马,然而一些失去存在价值的旧机构,几乎一个也没有被撤并。试想,一个只吃不拉的人,不光是会肥胖臃肿,而且要坏肚子的。
  机构越分越细,人头越聚越多,一个人能做的事,要由几个人来操办,还有一些人要自己找事去做。忙的人在办公室呆不住,闲的人在办公室呆着无聊,不如上网炒股聊天,或去街上买菜办事,你说这机关作息制度如何保证?
  三是由机关弹性工作内容决定的。机关工作与农民的季节性劳作有点类似,有忙有闲。阶段性工作或紧急任务来了,让你忙得紧紧张张、加班加点。一项任务结束了,就可以过几天轻松休闲的日子。平时有些工作白天没有做完,晚上可以加班干;或者白天处理私事,晚上处理公务。工作时间的机动性给了机关人很大的方便。特别是有些工作,本来就是单位自己琢磨出来的事,可干可不干,可多干也可少干,对经济社会发展无大碍,甚至纯属劳民伤财,就像机关人自己说的,干得越多浪费越大,早一天晚一天又有什么关系呢。
  加班是机关里的一大特色。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到了晚上一些办公室里还亮着灯光,双休日和节假日也有人在办公室工作,不像企业一放假就大门紧锁。机关人见面最喜欢问的一句话不是"吃没吃",而是"忙不忙"。有些部门有些岗位工作确实是忙,无论工作有效益没效益,一年到头有干不完的事,忙得一浪高过一浪,这与社会上"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传闻完全不搭界。
  笔者在网上见到这样的议论:"网友们普遍认同,能享受到完善的加班福利、带薪休假的,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里面的坐办公室的人。事实上,现在各种社会保险和劳动者权益保障条例,在这些单位贯彻得最到位。"这是个局外人发的牢骚。此网民说的大部分不假,但第一条却说错了,就是机关人加班完全是义务劳动,从来不计报酬。加班多数情况是领导安排的,也有自己主动做的。无论是那种情况的加班,单位从来不给加班费,最多加班时间长误了吃饭时间,大伙一快去吃个便饭罢了。
  一些机关人经常无偿地加班加点干活,有时也发发牢骚,但却很少有真正的怨言。为什么?是他们党性强觉悟高么?未必。我觉得,机关人不但把加班同样看作是工作,而且把加班当作是事业的一部分。加班工作说明你的位置重要,说明你是单位里的骨干,在领导心目中占有一定的份量。机关流传一句话,"想当官,迟下班。"就是这个道理。不然,领导天天不给你安排工作,整日让你坐冷板凳,你还有什么前程可言?再说了,机关加班要么是开会议事,要么是文案整理,办公室冬有暖气,夏有凉风,又不是让你风里雨里干体力活,有什么怨言呢? (《权力中国》?作者:星一光?天涯论坛)
  由于党政机关体制性问题,有些同志整日忙碌的一些事情,价值并不大,有的甚至毫无价值。为什么会忙得没价值呢?
  请看第四篇:人为的忙碌。

第四篇:人为的忙碌

  大凡机关单位,都被赋予一定职能,无论职能大小,人员多寡,都有既定的工作任务、工作范围和工作目标。当然,各单位的职能不同,工作任务不同,承担的工作量大小也不同。机关有一句话,叫"再闲的单位也有忙人,再忙的单位也有闲人。"有些工作内容比较"虚"的单位,任务不那么繁重,工作相对轻松,但某些岗位却轻闲不得。比如负责单位吃喝拉撒、送往迎来的办公室主任、副主任,服务领导的司机、秘书或通讯员,单位的业务骨干、会计、打字员,这些人需要维持机关的正常运转,所以难得偷闲。工作内容比较"实"的单位,如公安、信访或者城管部门,直接与基层百姓打交道,每天要解决大量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任务很繁重,忙碌在所难免。但是,忙单位也不是个个都是案牍劳形,总有那么几个人置身于繁忙的工作圈之外,单位工作再忙也与他没有多大关系。
  2011年2月媒体曝光,福建省龙岩市城建监察支队科员江进祥9年不上班工资照领,成为中国最"牛"公务员。当然,江进祥属于被迫无奈,然而,许多不上班不工作的公务员,都有各自不相雷同的原因。这些人中,有年龄偏大职务没上去心里不痛快吃老本的人,有不务正业整日游手好闲领导不敢管的人,有无病呻吟长期泡病号领导无可奈何的人,等等,不一而足。
  斗转星移,世事难料。近些年来,党政机关呈现出普遍忙碌的态势,无论是务实的单位还是务虚的单位,无论是基层单位还是领导机关,一片鼓乐齐鸣的繁忙景象。机关里大会小会不断,办公室里电话铃声连绵,文件简报连篇累牍,各类活动争相上演。原来任务重的单位忙上加忙,原来任务不重的单位也再难赋闲,真乃是"胖子喘气,瘦人也喘气。"有人就此立论说,公务员已不再是一个轻松的职业,早些年那种"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好日子一去难复返了。
  机关人都在忙些什么呢?
  这个问题一言难述。大而言之,忙经济,忙发展,忙改革,忙破产;忙招商,忙投资,忙城建,忙拆迁;忙税收,忙环保,忙三产;忙文化,忙教育,忙就业,忙社保;忙上访,忙调解,忙安定,忙纠风,忙廉政……这桩桩件件大事要事,让机关人日日奔波不息。
  我们的党不同于国外的政党,西方意义上的政党,只管自己的纲领、组织和奋斗目标,通过开展社会活动争取议会席位获得执政地位,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特定阶级利益。我们的党不但"党要管党",更重要的是要管理诺大个国家和十几亿国民,要说"任重而道远",一点也不过分。我们的政府也不是西方意义上的政府,西方国家的政府只是个"守夜人"或者"看门狗",维持一下社会正常秩序而已,那点屁事我们一个街道办事处就做了。我们的政府正在逐步成长为一个全能的政府,包揽天下大事。农民每年应该播种点什么,怎么选种、怎么管理、怎么销售;产业如何转型,工厂如何破产,企业如何融资、如何上市;公安如何执法,司法如何监督,法院如何判案;投资与消费、利润和税收;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加上居民就业、就医、入学、住房、出行以及小商小贩站道经营等等大量日常琐屑,诸事缠身,四面出击,焉有不忙之理?
  机关为什么会越来越忙?笔者认为,除了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特定历史条件下,各类矛盾集中显现这一因素外,党政机关大量繁忙事务,是人为制造的许多无效劳动。
  包揽一切是造成机关人为忙碌的第一原因。我们拥有一个肩负重任的党和一个全能的政府,党和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这句话是上世纪90年代初实行"党政分开"时经常提到的话题,那时强调要建立"小政府,大社会",时至今日,再也听不到这种声音了。本世纪又已走过十三个年头,政府非但没有瘦身,反而越加臃肿,俨然一个雍容华丽的贵夫人,"小政府"的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远。
  问题的症结在那里?根本问题出在管理体制上。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政府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对各类企业这些市场经济主体,基本上是监管,而不是直接插手经营,干预市场。而对于大量的社会事务和公益事业,如社会资源整合,法律普及和援助,弱势群体救助,环境保护、社会慈善,社区管理,民间调解等,这些曾经由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产品,交由非政府组织实行民众自治。
  在美国,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范围涉及宗教、慈善、教育、科学、文学、公共安全实验、业余体育竞争、防止虐待儿童、动物保护等许多领域,为政府分担了大量繁杂琐碎的社会事务。在台湾,当塑化剂事件发生后,不仅台湾当地政府积极作为,台湾主妇联盟和董氏基金会这样的非政府组织也发起的自救行动。以色列的"国家廉政运动"是一个民间监督政府的"第三只眼",拥有会员和志愿者1.3万人。西方国家主动利用社会组织、社会利益群体、非营利组织进行社会协作治理,推动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快速成长和成熟,民间志愿者和民间服务团体遍地开花结果,不仅在一国内部而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反观我国,在本来就缺少草根土壤和民本意识的国度内,对非政府组织各类社会团体实行严格控制和严格监管,出于求稳怕乱的心理,要求民间组织的建立,都要求寻找一个政府部门"挂靠",将之纳入政府的监督和管理,使之成为党的精神和国家政策的"传送带",而不是用来协助政府管理的社会自治组织。审批条件苛刻,手续繁琐,时间漫长,导致不少民间社团长期得不到合法化身份,成长大受影响。
  据媒体报道,长沙反扒联盟,志愿者自发组织起来替政府维持社会治安,成效显著,却一直难以得到政府部门认可。长沙警方"只给以恰当的营业指导,并没有纳进政府统筹治理的规模内"。这支民间组织名不正,言不顺,反扒时屡屡受挫甚至遭到围攻,自身平安无法保障,长期游走在护法与违法边缘。(《法制周报》)
  非政府组织得不到扶持,民众热情和力量得不到发挥,面对改革引发的深层次矛盾和各种利益群体不断增长的诉求,政府繁忙在所难免。

 官员政绩观是造成机关人为忙碌的原因之二。上世纪党政机关有个响亮的口号,叫做"凭党性干工作,看政绩用干部。"本来这是个不错的施政纲领,可惜我们党政官员太聪明,活学活用的功夫十分老到。你不是看政绩用干部嘛,我就"创造"一大堆政绩摆给你看。于是乎,各地大大小小的官员们着了魔似的大耍天桥把式。一时间"形象工程"、 "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层出不穷,人人都做表面文章,"假、大、空"满天飞。上级觉察到这样不行呀,那些精透了的官吏们个个比孙猴子还精,正而八经的口号,他们不看上句话,光盯下句话啦,生生把个精辟的施政纲领腌�臭了。这个口号立马被打住,调转目标,赶紧来批"形式主义"吧。于是,全党开始狠批形式主义。你说机关人忙不忙?
  狠批形式主义并没有刹住这股邪风。由于单纯追求以GDP为主要指标的增长方式,各地每年都在进行经济指标排序,干部的擢升和使用仍然跳不出政绩考核的圈子,政绩观依然是地方领导和部门首长战略选择的指挥棒。大到一个省份,小到一个乡镇,每有主要领导人更替,势必提出自己的新主张,制定新的战略目标,规划新的宏伟蓝图。读一读各地各部门的工作报告,各具风采的战略口号妙笔生花,文采飞扬。诸如"保二争一,科学跨越","六个抓手,六个推进","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产业支撑,旅游开道","农业立县,工业强镇,八方招商,四路并进"等等,真是五花八门,争奇斗艳,各庄的地道都有许多高招,大大丰富了中国的语言文化。
  麻将桌上有句牌语,叫"换人如换刀"。我国党政机关施政纲领的延续性缺乏制度保证,无论哪一级党委政府,一任领导一个思路,一届班子唱一个调。在政绩观的推动下,后任否认前任成为必然之举。新官上任都要打自己的牌,羞于走前任的老路,改弦更张,推陈出新,以展示新主人的才华和魄力。上届班子一门心思抓产业结构调整,新一届领导偏集全市之力抓城镇建设;前任工作重心是招商引资,后任调转船头要打造旅游强市。思路变了,目标换了,最高决策者帅旗一挥,庞大机关千军万马开始转舵。旧的规划弃若敝屣,新的战略白纸绘新图,机关干部人人打足精神,又开始忙着为新主人添柴加火了。
  有个县委书记,在全县干部会议上大谈前任市委书记倡导的新农村建设"三改一化",对新任市委书记推出的"新型城镇化驱动发展"只字不提。"不换思想就换人",不久,这位倒霉的县令就因"跟不上市委战略步伐"被调整掉了。
  这让人说什么好呢?
  高考是教师们的指挥棒,政绩观则是官员们的指挥棒。这个指挥棒由于没有制度约束,极易把党政官员的主观能动性变为"主观冲动性"。
  某市园林局本来是个冷清部门,长年门可罗雀。公选上任的年轻局长,一心要弄个大手笔给市领导看看。在他契而不舍建议下,全市打响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攻坚战。在这个缺水少树经济欠发达的城市里,政府规划了大片农田做林区,拆巨资从外地运来成年观赏树,各机关、学校、医院、厂矿通通打井种草,市民家家户户养植花卉盆景。一年多里,党政机关全都围绕这件事忙乎,干部职工让日头晒得个个像西北红脸汉子,都骂那位园林局长无事生非。好事者编了首打油诗:"园林城市创建真好,财政掏空耕地减少。干部人人打洞放水,领导个个拈花惹草。"
  法制不健全是造成机关人为忙碌的原因之三。2011年1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郑重宣布,一个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遗憾的是,在社会各个层面日益法制化的今天,唯独党政机关法制化建设滞后,依法行政步履艰难。现有的行政法空泛而不具操作性,与政府行为相关的行政行为法、行政程序法、行政监督法、行政救济法等一系列子法迟迟未予建立,对权力的规范和监督基本成为空白。
  《中国新闻周刊》有记者发文说,《行政程序法》难产25年的背后,是天性嗜好扩张的权力不愿意自缚手脚,是"无限政府"和"有限政府"的路径较量。在缺少制度规范约束的情况下,党政机关内部大量的决策活动基本无法可依,主要凭借领导者个人的意愿和好恶。"人治"不受条条框框限制,也没有什么路径可循,不管大事小情,完全靠领导拍脑袋定夺。拍脑袋的过程是想一出是一出,哪里出芽就向哪里浇水,哪里冒烟就朝哪里灭火。政府像一列没有固定运行轨道的火车,总是出毛病。一些冒烟的病灶三番五次灭火,屡屡死灰复燃。大到"三公"消费,官员贪腐。小到公车使用,"小金库"治理,各级党委政府红头文件一个接一个,每年都要花好大精力来围追堵截。
  2008年以来,中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国务院纠风办多次联合下文,对各级党政机关泛滥成灾的各类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展开清理整顿。而这些在法制健全的西方政府根本就不会发生的问题,在我们党政机关却成为永远医不好的顽症。
  头痛医头,脚痒挠脚,怎不累死机关人也。
  机构膨胀、滥设官职是造成人为忙碌的原因之四。尽管各地都有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的严格限制,可党政机关像个胃口特好的胖子,一天比一天发福臃肿,吃什么减肥药都不见效果。在机构设置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如网络监管、城市维护、信息化建设等一批批新部门应运而生,分工越来越细,但落后于形势发展的旧部门除少数合并以外,却狠不下心来断然割腕,依然半死不活地大量存在。
  官位也越设越多:一是任意突破职数限制滥设官职。有个县处级局内部的机关党委竞有3个副书记,另设党办主任1名,正所谓人人有分工,个个有官做。二是在虚职上花样翻新,什么正市长级干部、副处级纪检员、正科级组织员等等,可谓欲加官爵,何患无辞?这些新增机构和新设官位,都要找些事做,要做事就要印文件、开会议、下任务、搞活动,新一批官员下达指令呼风唤雨,新一拔机构文山会海推波助澜,不但弄得下级单位疲于应付,就是平级单位之间也经常会议打架、工作撞车。
  新增机构进一步拓展了政府势力范围,对社会事务管理更加事无巨细,人为制造了许多没有多大价值的无效劳动。机关人自已调侃说"干得越多,浪费越大"。唯一获利的是项目管理者和活动组织者,如有些地方要求沿街商铺制作统一样式的招牌,有些部门在自己管辖范围内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为个人和小团体谋利。
  中国机关已经走入这样的怪圈子,源源不断新增设的机构和官职,开辟出更多的工作领域,创造出大量的新工作、新任务。而越来越多的工作任务,又推动了机构和官职的新一轮膨胀。盖了办公大楼就得新设机关事务管理局,常委人数多了又得成立常委办公室,公务员队伍壮大了必须建立公务员局,腐败分子多了赶快成立预防腐败局。添丁进口,家大业大,事务繁忙,这是事业兴旺发达的标志吗?
  西方有个人事管理理论叫帕金森定律,说是管理活动本身会制造工作,增加人手会制造出功能重叠、互相扯皮的管理体系,从而使工作目标不明、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这叫做"人多力量小"。目前我国的党政机关,正在一步步陷入"人多力量小"的泥沼不能自拔。(《权力中国》?作者:星一光?天涯论坛)
  党政机关最忙碌的体现是什么?
  请看第五篇:文山会海。

 第五篇:文山会海

  "文山会海"这个词的发明者算得上是个天才,十分形象地勾划出机关文字材料泛滥、会议成灾的现状。
  让我们先来看看"文山"。
  所有的党政群机关,每天都要收到大量的公文材料,有上级机关下发的,也有同级机关传送的,还有下级机关呈报的。其中大致包括两类:一类是各级机关的"红头文件",这些文件有国家级的,如中央、国务院的;有省部级的,如中办、国办、省委、省政府、国家各部委的;有厅级的,包括省委办、省政府办、省直各厅局、省辖市的;再往下是县处级的、乡科级,以至街道办事处的等等。此外还有垂直系统各部门、事业单位各部门的。可以说,只要有红色印鉴的单位,就会生产"红头文件",构成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海洋。
  另一类是文字材料和资料,分这么几种:
  一是领导讲话文稿。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惯例,各级领导在会议上的讲话,都要有正式的讲话稿,会后,要用公文的形式发出来,供干部群众再次学习和领会。领导讲话的场合很多,尤其是有一定级别的领导,几乎天天都要到各种会议和活动现场讲话,忙得不亦乐乎,因此各单位收到的领导讲话文稿也是纷至沓来。至于有多少人真去学习领会,那只有天知道。
  二是各种"通知"、"通报"、 "请示"、"批复"、 "公示"、"工作汇报"、"调研报告""考察报告"、"工作总结"、"经验总结"等材料。
  三是各种信息简报。简报是把重要事项简明扼要地报道出来,其特点在于简。本来一些临时性中心工作,用简报反映一下是很必要的,可有些日常工作也上了简报,搞得简报满天飞。因为每个单位都想把自己做的那点工作向上级展示邀功,向同级宣传夸耀,一时间各种《工作信息》、《情况通报》等纷纷登场,满世界亮相。
  有一次看到某单位的简报,上面只有一条信息,讲的是春节前,该单位一把手忙于工作,年关将近也顾不上为家里置办年货。司机出于敬佩和关心,买了猪头和粉条,大年三十晚上送到领导家。机关的同志看了这张简报后,总觉得有些别扭。有人说,这种信息也发出来,司机给领导送礼,这不是公开行贿嘛?在场的一位老同志指着这条信息骂道:这简直是瞎编!某某领导我熟识,一块共过事的。人家是回族,司机能不知么?送个猪头,不是腌�人吗!几个人听了一阵大笑。
  四是各部门各单位自己编发的内部刊物。所谓的内部刊物就是没有公开出版刊号的内部资料。办内刊是向新闻出版部门申请个内部资料序号,再向财政部门申请办刊专项经费,就可以编印了。上世纪末,机关办内刊火爆盛行,几乎所有的机关都在编发,期数有季度的,有双月的,也有单月的,还有不定期的。一些内部刊物从起初的封面套红印刷,逐渐演变为封皮铜版纸胶印,再后来变为封皮彩印,质量和印刷成本都在同步提高。许多单位都配备了专人负责,有的单位还成立了刊物编辑部,成为常设的机构和岗位。
  内部刊物不单是宣传自己工作业绩的阵地,还成为谋取小团体利益的途径和载体。办刊单位在彩封和彩页上做文章,采取刊登下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工作照片、单位活动照片的办法,收取一定金额的赞助费、版面费。内刊的大肆泛滥,终于导致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严厉清除,各地党政机关的内部刊物被砍掉不少。应当说,那次的大清剿还是有成效的。但几年过去,许多机关的内部刊物正在偷偷地死灰复燃。
  五是各类报纸、杂志。机关是报纸订阅最集中的地方,大大小小的衙门都订有从中央到地方的几级党报、大小参考报、理论文化报、经济法律报、行业专业报、文摘报、晚报等,再加上各种党刊社刊,机关真可称得上是"书香门第"。难怪乎"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话在社会上流传甚广,那么多报刊你就是什么也不干,天天不停地看也看不过来。再说了,花钱订了那么多报刊,不读不是一种浪费嘛?
  党委宣传部门每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各级党报党刊的征订任务分派下去,否则交不了差。订阅任务在上层机关自然不算什么问题,可是到了基层就是一种不小的压力了。经常听到乡镇领导对这个订阅任务十分反感的牢骚,也有大胆抵制的,抵制的最后是分派者与抵制者双方讨价还价,然后达到协议。因为双方都有苦衷,相互理解得了。下乡时曾听到一个贫困村村支部书记讲,上边要他们村订阅至少三份党报和一份党刊,说这是政治任务。支书说行,可是我们村出不了钱,先欠着行不?来人说那哪行,你不交钱怎么开票,难道让我替你们村垫付?村村要都这样,我一年工资全投里面也不够。扯了一上午的皮,还是支书先用自家卖玉米的钱交了征订费。报订了,到中午还得管来人一顿饭,又花费几十块钱。支书说:嗨,真是人瘦偏拉稀屎哟!
  由于各类公文资料很多,机关每个单位都配备有专门的文件收发柜,每天早上可见各单位的通信员、内勤或司机从收发柜中掏出一摞摞的公文资料,有的一次都抱不完,还要分两次。如果哪个单位打几天没去拿,柜子里就塞得满满的,实丁丁的让你抽都抽不出来。
  再来说"会海"。
  老话说"国民党的税,共产党的会",可见我们党习惯于开会是有传统的。一部中共党史,记录了多少党的会议。其中著名的会议就有"八七会议"、"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庐山会议"、"九千人大会"、以及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据一本关于长征的书中统计,红军长征途中一年多时间里,每天天上飞机轰炸,地上蒋军围追堵截,就是在这样恶劣环境中,中央召开各类会议达380多次,几乎天天在开会,有时一天开数个会议,行军途中也照开不误。
  会议,是有组织有领导地商议事情的集会。归纳一下会议的功能,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传达思想,贯彻精神;讨论问题,统一认识;搜集情况,掌握全局;反馈信息,了解下情;研究问题,寻求对策;安排任务,部署工作;总结经验,指导实践;讲评工作,纠正偏差;奖优罚劣,鼓励鞭策;组织调整,人事安排;沟通思想,达成凉解;通报情况,发布新闻等等,可见会议的功能是多方位的。
  开会确实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并不是开会越多解决的问题越多。任何事物超过其适当的度都会走向它的反面。当下机关里各种会议多到什么程度呢?
  各大大小小的衙门每年要召开一次工作会,总结去年工作,表彰系统先进,安排部署下一年工作计划,这是必须开的。本来工作会应该在旧年末新年初召开,可有的单位因故不能及时召开工作会,就一直等到四、五月甚至六月才开会。什么原因呢?两个原因:一种情况是,单位主要领导人事变动,老领导走了,新领导还未到任,群龙无首,谁来安排下一年度的工作?
  有个县处级单位,遇到上述情况,单位临时主持工作的副职等不急,便安排召开了年度工作会。20多天后,新任一把手到位,理出一套全新的工作思路,完全推翻了工作会议上原部署,弄得机关一帮人措手不及,一时间无所适从。机关各科室就抱怨那个副职,说这人真是不识时务,不在其位偏要谋其政,想当一把手就去跑去送呀,光在工作上使劲有什么用!这位副职苦笑着说:妈的,我算是领教了,大闺女生孩子,累死你也没人说好!
  所以不少人就感叹,说如今机关工作越来越像战争年代的部队打仗,那年头一个师、一个军、一个兵团,无论多少官兵,无论多大规模的战场,打得都是最高首长一个人战略意图。如今也一样,不管多大的机关,工作部署也全是一把手的个人思路。

 另一种情况,问题出在邀请上级领导参加会议的时间上。如今机关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工作是为领导干的,成绩是让领导看的。"你开工作会不邀请领导参加,哪你开会还有什么意思?不做无用功,不开无效益的会。开会邀请到的领导级别越高越好,最好能邀请到地方党政一把手参加,实在不行,也得分管领导到场作指示,不然这会不能开。可是石头多玉少,领导就那么一两个,各单位都给领导下请柬,领导又不是孙猴子,没有分身术。会议本来安排下周三召开,但领导时间定不了,你就得等。啥时领导定了时间,你的会啥时开。有人问了,要是邀请了好几位领导,你们按谁的时间定呀?那好办,按级别最高领导的时间订,战场上战役打响的时间不是按部队最高首长的表针为准么?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工作会迟迟不能召开、三番五次换时间的另一个原因。
  有一个省直机关年度工作会,邀请省政府一位分管副省长参加,周一去请示,副省长看了看他的工作计划,说下周三有空档,周三开吧。得了这个令,感到时间紧迫,回来后单位所有人员立刻紧急行动,连夜加班加点,赶着筹备会议。到了周二早上,各处室拿着机关电话簿,正在紧锣密鼓分头电话通知,副省长秘书打来电话,说首长周三有个临时任务,要赶往北京去,会议定到周四吧。这下全都傻眼了,赶紧又忙着往通知过的单位打电话,更改会议时间。谁知到了周四,万事俱备,工作会的会场上黑压压一片,副省长愣是没从北京赶回来!生米已经成了熟饭,咋办?只好把主席台上副省长的台签撤下,临时开车去省政协,急抓了一位政协副主席来救场子。来回一折腾,原定八点半的会议十点才开,本来黑压压的会场成了稀稀拉拉。事后单位一把手一个劲摇头叹气,可你怪谁呢?你能怪省领导么?这才是吃坏了肚子又放不出屁,憋屈死了。
  除了工作会,还有大大小小的各种会议――经济工作会,农村工作会,目标分解会,任务动员会,工作协调会,形势报告会,学习辅导会,总结表彰会,情况汇报会,专题讨论会,电视电话会,多方碰头会,调研座谈会,理论研讨会,中心组学习会,民主生活会等,这些都是日常召开的会议。除此之外,还有新春茶话会、项目发布会、记者招待会、招标投标会、产品交易会、商业谈判会、商品拍卖会等专业性会议。
  屁股指挥脑袋,谁举办的会议都强调自己会议的重要性,清一色要求各单位一把手参加,搞得那些单位负责人天天泡会场,抱怨整天开会什么事也干不了。有一个单位,接到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通知,领了3张会议入场券,开会时却只有一把手一个人到场。会议组织者问,给你们单位安排3个领导参加会议,为什么只有你一个人来?这个一把手给对方掰着指头算起来:我单位一正四副,我来参加你们的会,我们班子里老张去省里参加区域文化协作会,老孙去参加市里旅游项目发布会,剩下老姜在家筹备我们单位的明天就要召开的年度工作会,你说,还让我给你往哪里找领导来?要不让组织部再多给我们加配两个领导?
  看看,这都是什么事哟。
  "文山会海"是机关特有的病症,久治不愈,以至形成"用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传达会议"的怪圈。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采取了不少措施,措施之一,倡导"讲短话,行短文,开短会";措施之二,实行"无会周,无会月";措施之三,实施"一揽子"会议;措施之四,实行"文件瘦身"、"无纸化办公"、"会议申报审批"等等。有些地方制定的治理办法,量化到文件字数和会议时长,很具有可操作性。如2009年太原市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规定除重大决策部署外,市委、市政府文件一般不超过三千字。会议要减少数量,控制规模,会期一般不得超过半天,一般只安排一位领导讲话,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小时,并确定每月最后一周为"无会周"。这些措施可谓苦心孤诣。
  "文山会海"盛行,不仅仅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使机关人疲于应付,心燥神浮。首当其冲的是机关那些"秀才"们,上午起草领导讲话稿,下午动笔写经验总结,晚上还要加班编工作简报。有些重要文稿几次三番修改才能交差,经常忙得焦头烂额。其次是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办公桌上堆满来自各个渠道的文件、请示、报告、简报、信息、报纸刊物,与日俱增,令人目不暇接,堵得你心口都是满满的。有位领导生气地说,我要是整天看这些东西,我这个领导什么也干不成了。
  我们普通老百姓很天真,不了解领导的工作情况,有了些许烦恼和冤屈,就给市长、省长写封信诉说,企望获得个尚方宝剑。殊不知,领导实在没时间看你那劳什子,就是想看也不一定能翻找到。
  会议泛滥,造成机关会议此起彼伏,领导们天天串会场,一天参加几个会是家常便饭。有的单位领导为应付层出不穷的各种会议,专门安排有一定职务、但从一线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对付各种会议。这样的老同志被大家调侃地称之为"会虫"。 (《权力中国》、作者:星一光、天涯论坛)
  网络上有句"不开车不知道有多险,不挤公交不知道有多难。"会议讲究的道道很多,筹备一个会议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欲了解筹备会议的详情细节,请看第六篇:办会的技术含量。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毛泽东和张玉凤的秘闻 (组图) "老革命遇到性问题"

周恩来的女人们 到底有多少?

前89民运学生领袖基督教牧师张伯笠谈“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