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传的政治段子 精彩网语

成都市浆洗街,摊贩云集,央视记者姚华走到一个小贩面前,伸出话筒,用普通话问了一句:“你幸福吗?”小贩一呆,大喊一声:“城管来了!”浆洗街顿时炸了窝,所有小贩一路狂奔一路大声转告。姚华与摄像扛着机器猛追,气喘吁吁解释:“哎,我不是城管,我只是想问问你们幸福吗?

 一天,一个人家里失窃了。什么都没丢,只是厨房的菜刀不见了。小偷留下一个字条,上面写着:大哥,对不住了,身份证丢了,家里做饭等菜刀急用.....

历史迷思 不少人告诉你:贺龙是靠一把菜刀起家。具体是如何起家的?其实是这样的:贺龙年轻的时候,有税官到他农村的家里来征收据说是苛捐杂税。贺龙脾气很倔强,坚决不交。爆发了人身冲突。贺龙拿菜刀把税官砍死了。然后,贺龙躲进山林落草为寇、并在绿林里逐渐壮大了

 新中国60年,只做两件事。一、公私合营、人民公社。二、否定公私合营、否定人民公社。前30年,冤假错案超过三千年总和。后30年,贪污腐败超过三千年总和。1955年中国人均收入是韩国的3.2倍,日本1.1倍.经过50多年"翻天覆地"增长。2008年中国人均收入是日本的3%,韩国7%。都是党领导的好啊!

十八大终于开完了。独立评论人、作家“老徐时评”说:“开完了,开完了,终于开完了!北京的出租车终于又可以安摇把了,公交车终于又可以开窗了,商场终于又可以卖菜刀了,关闭的早市终于又可以开张了,鸽子终于又可以翱翔蓝天了,几万警察和140万安保志愿者以及戴红箍的小脚侦缉队,终于又可以回家歇歇了。一个团结的大会,一个胜利的大会!”

记者见面会上,习主席说,如果十年后我们没有建成小康社会,达到小康水平,我“习主席”三个字倒起念。

李总理不甘示弱,说,如果未来十年,房价还是这么高,工资还是这么低,物价还向上涨,股票还是那么跌,那我“李总理”也倒着读。

1月18日,中国向非盟提供6亿美元无偿援助;2月下旬,中国援助朝鲜6亿美元;6月7日,向上合成员国提供100亿美元贷款,7月17日,向菲律宾提供1.12亿美元改造供水管道;7月19日,援助非洲200亿美元,8月,中共援助朝鲜100万美元。

他好不容易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找到工作,格外珍惜。这天领导指示,河南一小贩被城管打伤引发群体事件,相关微博必须清除。他用关键词搜索后一一删除。删得正欢,接到母亲电话,父亲在街上卖菜被打,整个城市都乱了。放下电话他慌忙点开被他看都没看就删了的图,地上血肉模糊的那个人,正是他的爸爸。

 车超载了,车胎没爆,桥却压塌了。 出动万人,击毙一逃犯,数百人立功。花18亿,塌一大桥,无一人负责。 过个车大桥坠毁;打个雷高铁追尾;下个雨满城泡水;开个会全国戒备。

@hnjhj 开始他们抓组织政党的;随后他们抓煽动颠覆的;接着他们抓造谣诽谤的;后来他们抓传播真相的;现在他们抓编写段子的;将来他们抓翻墙上网的;最后他们抓你还需要理由吗?

朴实的二叔在农村种地为生。一日,某人和他开玩笑:如果县长和乡长同时掉到河里,你身边只有一块石头,你砸哪个?二叔:嘿,哪有那好事?某人:假如呢?二叔:他娘的,谁救他俩,我就砸死谁。

 在网易看到最霸气的评论: 我家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满洲人来了,我这块土地是我的;八国联军来了,这块土地还是我的;袁大头来了,这块土地依然是我的;连TM日本鬼子来了都没好意思说这块土地是天皇的。现在你来了,理直气壮地说这块土地是你借给我的——你TM算个什么东西??

【100元能买什么?】上世纪50年代,100元=800斤大米或135斤猪肉;70年代,100元=685斤大米或108斤猪肉;80年代,100元=476斤大米或71斤猪肉;90年代,100元=330斤大米或21斤猪肉;2000年,100元=100斤大米或18斤猪肉;2010年,100元=40斤大米或7斤猪肉。(钱江晚报)2012年?

【强烈抵制三公】以公车为例:一名副局级官员配车——购车费用20万以上,每年折旧费2万—3万;司机4万—5万;保险、维护等年均2万;油费,每年2万—3万公里,约1.5万—2万元;办公事1/3;领导办私事1/3;司机办私事1/3,油费是6万元,还不算违章罚款。政府需为一个副局官员、一台公车年均开支16万!

【并非现在才淫乱 只不过今天有网络】网爆视频艳照越来越多,这并不说明雷冠希们现在才有。毛时代官员淫乱比现在更严重,那时漂亮女子要么嫁给官员,要么成为官员的公共情妇,比现在更触目惊心。对村镇干部而言,家家都是丈母娘,睡了母亲睡姑娘的事,不是传说而是比比皆是的事实。贪腐淫乱,根在制度。

【惊人!这是说的哪里?】80%河流枯竭,2/3草原沙化,668座城市被垃圾包围,2,000万女人卖淫,年伐200万棵树制成筷子卖给日本,3亿农民喝不到干净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刑事案件年发400万例,外企每年获利高达4万亿,耕地面积每年以10万亩缩减。这是哪里?

原39师117团高机连副班长、参加过中越之战的三门峡籍老兵刘武州现以行乞为生。得知其遭遇的战友们经过一番寻找,终于在街头寻见曾一起出生入死的好兄弟。评:新旧照片刺伤了我的眼睛!

混也要跟对领导……选择……当年戴的高帽子……

六十多年来,指向普通民众的枪口,一直处于击发状态:50年减租反霸、镇压反革命;52年土改、三反五反;56年肃反、农村反资;57年反右派;59年反右倾;62年整风整社;2年后四清运动;66年始十年文化大革命;82年严打跳个舞可判死刑;X9年长安街;9X年轮子;2012年,盘锦人民警察对反动农民的正义枪声。

天问,不能半途而废!!夏俊峰会不会被判死?曹天竞选郑州市长怎没了下文?吉林三个战士被击毙之谜;大水无人失踪?启东是不是在算账?周克华为何死也不公布正面照?哈尔滨豆腐桥?大连尸体来源?武装部长?表哥?城管政委?盘锦被击毙农民就白死了?…浪子曰:学问,温故知新

周立波:一听“人民公仆”浑身打冷战。哪有仆人坐车,主人骑自行车的?哪有仆人住别墅,小主人冻死在垃圾箱的?哪有仆人老涨工资,主人吃不上饭的?哪有用主人的银子到处砸,也不知会主人一声的?哪有仆人视察,主人给打伞的?哪有仆人讲话,主人必须领会精神的?

看到过几个统计数字,八年抗战中,中共部队打死的日本军人,能够确认的数字是800多人。

各种公知一直在喊财产公开,再等等吧,因为,还没转移完!

我突然发现他们什么坏事都做过:拆人房子、流人婴儿、挖人祖坟、掀人摊位、杀人抢尸、收刮钱财、贪污腐化、挥霍浪费、飞扬跋扈、卖国求荣、践踏宪法、强制洗脑、谎话连篇、篡改史书、严刑逼供、乱杀无辜、指鹿为马、为虎作伥、焚书坑儒、破坏文物、毁坏森林、污染环境、制造冤案、兴文字狱……无恶不作。

人民日报说:“中国人享有言论自由是不争的事实! ”网友说:“中国人想有言论自由是不争的事实! ”我说:“中国人享有言论自由是不真的事实!” 请问,是谁写错字了?


cctv又出采访了,问道“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能为祖国做些什么。”一哥们回答:“移民,不给祖国添乱。”记者又问:“你认为爱国主义的表现是什么。”答:“移民,给资本主义添乱。”

孙传芳,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当时孙中山,袁世凯都倡导做“人民公仆”。孙传芳看报纸后大笑说:“那些争当人民公仆的其实都是骗子,要当就当人民父母,不当公仆。因为当仆人的没有一个好东西!不是拐骗主人的小老婆,就是偷主人钱财。天下父母没有一个不爱自己孩子的。”转!

 真理从来都是赤裸裸的,只有罪恶和黑幕才需要极力掩饰!控制言论只能让人更加怀疑!所以,在报禁、党禁解封之前,在言论自由仍被监视之时,在宣传部和网络特务被全数撤销之前,本人永远不会相信它们的任何政策和口号,不相信它们的任何理论!

北京气象台昨日发布开始降温的消息,闷葫芦罐儿胡同居委会的李大妈站在胡同口大声提醒街坊:“明儿要变天啦!” 被仨路过的便衣听见后带走。目前,决定对李大妈以涉嫌煽动、颠覆 展开重点监控调查!

强烈建议中国不要和走邪路的西方国家来往,咱们是名门正道,不能和歪门邪道的国家来往,因此,我建议自此闭关锁国,坚持走自己的正道,举自己的旗帜,这样才不为外邪所侵,咱们党才能保持根正苗红

治国三招

内政三招:维稳,世袭,搞特权!
外交三招:抗议,装孙,猛砸钱!
经济三招:卖地,印钞,挖资源!
军事三招:吹牛,叠被,文工团!
文化三招:选美,唱红,大联欢!
教育三招:改革,收费,造脑残!
开会三招:同意,举手,不发言
腐败三招:贪污,受贿,上下瞒!
微博三招:删帖,封号,报国安!

看央视两条新闻,一条是中央一台的新闻联播,报导位于我国东北的玉米种植黄金带连续十年大丰收,新闻图文并茂,说玉米棒顶端都长满玉米,为十年之最。另一条是中央二台新闻,说我国牛肉价格将持续高企,主要原因是玉米——饲料——主产地遭遇虫灾,造成减产,价格上涨。尼玛……

一批中国贪官政客把子女配偶送美国学习定居,却在国内高举反美大旗,大肆颂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大唱赞歌。

身为中国人犯下列罪行即是汉奸:一,残害中华人民,二,毁灭中华文化,三,把中华财富送给外族,不允许本国人民分享,四,破坏中华山水环境,五,掠夺中华财富移民到外国,六,出卖中华领土,七,投靠外国出卖中华利益。

外交部发言用词解 1、亲切友好的交谈——谈的不错;2、坦率交谈——分歧很大,无法沟通;3、交换了意见——基本各说各的,没有达成协议;4、双方充分交换了意见——双方吵得厉害;5、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分歧很大;6、严重关切——可能要干预,但很可能歇菜;7表示极大愤慨——拿人家真没辙
隐语……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前89民运学生领袖基督教牧师张伯笠谈“原谅”

毛泽东和张玉凤的秘闻 (组图) "老革命遇到性问题"

从当代鲁滨逊到忠心的牧羊人——美国丰收华夏基督教会主任牧师张伯笠访谈